李训背弃与郑注一起诛灭宦官的计划,与另一位宰相舒元舆密谋,发动“甘露之变”。
这次的目标,是一个以仇士良为首宦官集团。而仇士良手拥神策军,李训虽是宰相,手里无一兵一卒,单凭一些朝臣的支持,是难以成事的,所以他现行招募了一些壮士作为自己的私兵,同时李训的心腹韩约是左金吾卫大将军,掌管着皇帝禁卫、扈从等事的亲军,以及京兆府的官兵也被召集而来,这样兵力上得到了一定的保证,再商量过一些细节过后,他们准备开始行动了。
太和九年,11月21日的早朝,这一天朝臣都到齐了。
按照规定,左金吾卫大将军每天要向皇帝报告宫中平安,但是这一天,韩约却没有,而是上奏说:“我昨晚在左金吾衙门后院的石榴树上发现有甘露降临,这是祥瑞之兆啊!”
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事十分荒谬,但迷信的古代人遇到这事还是深信不疑的。
于是文武百官都向唐文宗祝贺。
这时候李训和舒元舆两位宰相站出来了,说:“天降祥瑞,皇上一定要亲自去看看。”唐文宗假装很高兴,先派宰相和中书、门下两省的官员到左金吾后院察看甘露。过了一会,李训奏报说:“我们去检查过了,那不像是真正的甘露,不能着急宣告全国,否则全国各地就会向陛下祝贺。"
既然不能确定,那只能再派人去确定一下了,于是唐文宗又派左、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、鱼弘志率领宦官们再次去察看。等到宦官们走后,李训马上把之前和一些人召集的兵力安排在含元殿的东西两旁。
唐文宗为除宦官发动“甘露之变”,导致百官被杀,自己抑郁而终
而另一边,韩约给仇士良等一众宦官带路,可能是韩约平时屈服于宦官的威严,显得十分紧张,别看他官职叫大将军,其实平时就是帮皇上看守皇宫,没见过什么大场面,寒冬腊月的,他时不时的还冒汗,脸色十分难看,仇士良发觉不对劲,产生了怀疑,问:“将军,你怎么了?”。
韩约好不容易糊弄了过去,不知道哪里来的一阵风,吹起院中的帐幕,很多手执兵器的士卒暴露在他们眼前,兵器碰撞的声音叮叮当当,声音虽然不大。但仇士良等人已经发现了事态的严重性,于是他急忙往外跑,守门的士兵看到这一幕,本来想把门关上,但是仇士良大斥一声,士兵也被吓住了,就趁着这个时机,仇士良等人逃出生天,急忙跑到含元殿向唐文宗报告。
李训看到这一幕,知道计划败露,只能鱼死网破,于是他大叫金吾士兵说:“快来上殿保护皇上,每人都有重赏!”
宦官仇士良对文宗说:“事情紧急,请陛下赶快回后宫!”此时仇士良显然还不知道唐文宗也参与了这次宫变,他马上搀扶着唐文宗坐上软轿,一路向北逃离含元殿。
为了不让仇士良走,李训拉住文宗的软轿不放,喊道:“我还有朝政要奏报,陛下不可回后宫!”
就在这时候金吾兵登上了含元殿。同时埋伏好的兵力也一齐冲上含元殿,砍杀宦官,数十名宦官死于乱刀之下。
李训此时仍然穷追不舍,文宗不得不呵斥李训,而一位宦官就乘机把李训打倒在地上。
软轿进到后宫后,随行的宦官知道自己脱离了危险,大呼万岁。李训见唐文宗和宦官头子已进入后宫,知道计划全盘失败,于是骑马逃走。
不知哪来的消息,仇士良得知唐文宗参与了李训的密谋,十分愤怒,活生生把地唐文宗羞辱了一番。唐文宗面对这些平时气势凌人的太监,十分害怕,自己现在没有实权,只能忍气吞声。
缓过神来后,仇士良等人命令神策军讨伐“贼党”,神策军逢人就杀,大臣们纷纷逃窜,中书、门下两省和金吾卫的士卒和官吏,总共有一千多人,都争先恐后地向门外逃跑。
抱着宁可错杀一千,绝不放过一个的心态,仇士良下令,把各个宫门关闭,逮捕“贼党”。
结果,各司的官员,士卒,卖酒的百姓,商人全部被杀,死者一千余人,顿时间血流成河,各衙门的官印、办公用具及其他很多东西都被捣毁或者抢走。
仇士良又派出骑兵追捕长安城内外逃亡的“贼党”。舒元舆,王涯,李元皋等朝臣被捕,无论这些人有没有参与,皆被关押。
同时禁军借着搜捕的名头,随意抢劫杀人,导致整个京城混乱不堪,一时间,长安城成为一座“血城”。
仇士良等宦官,为了警醒世人和百官忤逆自己的下场,命令神策军出兵三百人,押着舒元舆和李孝本将他们带到东、西两市游街示众,百官必须前往观看。之后,宦官把他们腰斩,首级挂在兴安门外示众。
郑注因和李训同党被诛,李训在逃亡路上被捕,后来被杀,李训等人的亲属,不论亲疏老幼,全部惨遭毒手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甘露之变”。“甘露之变”后,朝廷形同虚设,官职大量空缺,不少办公文具资料被毁。
宦官变得更加肆无忌惮,迫胁天子,下视宰相,陵暴朝士如草芥。文宗变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傀儡。
仇士良等宦官为了羞辱唐文宗,只要是和唐文宗接触过的朝臣,一律派人刺杀,当时的宰相李石就是一个,好在李石命大,侥幸逃脱,但迫于宦官的权势,文宗不得不让他远离朝廷,去江陵担任荆南节度使。
自“甘露之变”失败后,文宗天天以泪洗面,悲从中来,认为自己还比不过汉献帝等亡国之君,受制于家奴。长此以往,文宗郁结于心,不久后便去世,终年31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