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的奥秘首页 > 军事历史 > 正文

手握关宁铁骑,吴三桂为何还是一败涂地?

时间: 浏览量:
用手机看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内容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
刘玄初初出茅庐,是在张献忠手下大将、义子刘文秀的幕中。四川已成乱局,张献忠被清人所杀,他的大军便被分为四支,由四义子统率。此后,西南的乱局更乱,张献忠的四个义子,一子败走云南,一子降清,一子战死,善战且为人稳重的刘文秀无奈、悲伤又痛心,终至卧病而死。乱局总是不得人心的。手下将士见大势已去,最终降清。

大家投降的对象是吴三桂。吴三桂此时带着八旗兵经营西南,是西南军区的最高统帅。向他投降,是自然而然的。

刘文秀的儿子带着下属奉上降表,吴三桂读了拍案叫好,忙问这表是谁写的。有人介绍,是布衣刘玄初写的。吴三桂忙让人传刘玄初。不一会儿,一介儒生风度翩翩,布衣长带,款款而来。吴三桂觉得,刘玄初很不错,文笔可以,气场更是强大。

两人交谈之间,刘玄初不卑不亢,侃侃而谈,词语清亮,口才了得,分析形势十分明晰、到位,堪称心藏风雷,袖握乾坤。吴三桂大赞,人才啊,留下吧。于是,刘玄初成了吴三桂的高级参谋。

没让他当参谋长(军师),可见刘玄初在吴三桂眼里,比诸葛亮刘备眼里要次一等。但是,刘玄初仍然感激吴三桂,毕竟对方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。“士为知己者死”,刘玄初觉得,吴三桂比刘文秀识才。可惜,刘玄初唯独没看出,吴三桂没有刘文秀那种识大局的胸怀。刘文秀临死仍不忘国家,对南明桂王说,尽管“清兵日渐逼近,国势日危”,自己的家族和部下也一定会对大明尽忠职守。刘玄初不懂,不识大局者难以流芳,只会贻害。

手握关宁铁骑,吴三桂为何还是一败涂地?手握关宁铁骑,吴三桂为何还是一败涂地?

随着吴三桂成了平西王,刘玄初长住云南。

云南有洱海,有民歌,有山茶花朵朵如霞。那一段时间,一定是刘参谋最诗意的生活。远去了刀光剑影,黯淡了鼓角争鸣,一片江山,又是莺莺燕燕,鸟语花香。

在昆明,云南王府,吴三桂经常会举行宴会,宴请这些文武下属。宴席上,有歌舞,有弦管,也有醉人的音乐。可这些都是短暂的。因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是绝对不允许国内有独立小王国的,而且“天下财赋,半耗于三藩”,让朝廷不堪其重。平西王更是日夜操练兵马,有恃无恐,是国家肌体的一大毒瘤,一旦发作,必将伤及五脏六腑、伤及天下百姓。

撤藩,早日撤藩!一个个贤达之士无不有此感受。康熙说得更明白,“今日撤亦反,不撤亦反,不如先发”。皇帝的担忧被镇守广东的藩王尚可喜侦知,忙上书康熙,请求撤藩。当时,从国事和公心而论,此法为上上策。撤藩之后,尚可喜欲归老辽东。康熙一听,大喜,下旨同意,而且奖励优厚。另一藩王耿精忠见状,也上奏请求撤除自己的藩地。

此时,万众瞩目,盯着云南。连吴三桂在京城做人质的儿子也劝他:朝廷怀疑您很久了,现在两大藩王都有辞职信,唯独您没有,朝廷更怀疑您了。请您尽快把辞职信发来,事情还可以挽回。

对吴三桂而言,这是他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。他视权力如命,为此不惜将父亲和故国君主扔在一边,到了这个年纪,他怎么可能放弃权力?可是,他接到儿子密信之后,又想耍小聪明,作作秀,学尚可喜走走过场。他太高估了自己的智商,也低估了小男生康熙的智商。他不知道,宫中那位青年皇帝是历代皇帝中少有的政治早熟者,就等着他上奏。

吴三桂的手下也一个个自信满满,认为以吴三桂的威望请求撤藩,皇帝一定不敢准奏。他们甚至想:吴三桂走了,谁镇守得了西南啊!

唯独刘玄初看出了其中的险情,忙赶来阻止,声泪俱下道:皇上早就想把您支走,只是难以开口而已,如果您早上把辞职信交上去,晚上就会被撵走啊!这话分析周到,洞穿力之强,如捏着康熙的脉搏。如果吴三桂听从他的建议,削藩之事会被再次推迟,而云南也将继续悬于朝廷权力之外。

吴三桂当然不听,他和其他手下一样,太高估自己了,坚持说自己上疏是走过场,皇帝一定不敢调他。奏章写好,送上,不久,朝廷下旨批准。刹那间,惊倒了吴三桂和平西王府的一庭文武。他们弄拙成拙了。吴三桂的撤藩请求已公布于天下。现在,吴三桂只有两条路:要么按奏章中自己的请求去做;要么施展自己的强项,继背叛明王朝和李闯王之后再背叛清廷,在中原再次燃起硝烟。

吴三桂选择了后者。食言自肥,失信于天下,这一开局,他就败了。他很后悔,当初没听刘参谋的良言。

由于辞职奏章的事,刘玄初和吴三桂意见相左,因此被外调。吴三桂决定造反后,需要人才,于是快马加鞭,让人接刘玄初回到昆明。

走入平西王宫的,不是刘参谋一人,而是平西王所有文武臣属。

吴三桂不能丢失权力,也不能丢失云南。过去,他是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,今天,他再次冲冠一怒,却名不正言不顺。吴三桂宣布:自己这次是要“反清复明”,用这来号召汉人同仇敌忾,一直反对清廷统治。

刘玄初听了,忘记了上一次受到的处罚,端袍束带,站出来侃侃而谈:主上反清,这步棋走对了;扶持大明,也走对了。但是,您不能喊空口号,得有实质性动作。明朝灭亡没多久,人心还向着明朝,您应该寻找明朝流落的皇子,奉他为主,您再东征,这样一来,明朝的“老臣宿将”将无不愿意为您效劳。

可吴三桂一挥袖子,拒绝了。吴三桂这次起兵,意在宰割山河,占一席之地称王,或称帝。自己以百万头颅搏命一赌的战果,他可不愿让一个姓朱的得到。他的参谋长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后果:“篦子坡之事,可一行之又再行之乎?”原来,当年为了效忠大清,吴三桂将明王室最后一线血脉桂王追拿,用弓弦勒死于篦子坡。吴三桂已经杀了明朝一位朱姓天子,难道将来江山打下,还要杀一个吗?不然,江山打下,岂不是就要让朱姓小子当了?吴三桂一听,连连称是,遂不采用刘玄初的计策。

于是,云南军起,吴三桂自称“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”,打了数年,却不见“大明皇帝”御驾亲征。几年后,江河日下的吴三桂干脆登基称帝,国号大周,过一把皇帝瘾,来了个安乐死。刘玄初的又一良策,就这样再次“樯橹灰飞烟灭”。

吴三桂并不笨,也并非不知刘玄初的计策好。可是,再好的计谋,与他的私心对撞时,他都会弃之不用。

吴三桂的军队进行了八年征战,明末遗民无一人参与。一则,吴三桂曾经借清人之手杀明人,毒辣无比,大家心寒不已;其次,他作战数年却不立一帝,大家心知肚明,吴三桂是肯定想自己君临天下,称孤道寡。大儒顾炎武闻之,吟诗长叹:“世乏刘荆州,托身焉所保?”郑成功之子在台湾闻之,也说吴三桂的“此种做法,不只是贻笑于当世,亦将贻笑于后代”。一个自私者上演了一幕丑剧,可惜满腹韬略的刘玄初则郑重其事地参与其中,成为一个丑角。

吴三桂起兵,信心百倍。吴三桂的部下也信心百倍。因为他们手下有一支劲旅,即当时名闻天下的关宁铁骑。

关宁铁骑起自明末大将祖大寿。在袁崇焕含冤入狱后,祖大寿的祖家军开始主导辽东局十数年,祖氏家族降清后,天下无敌的关宁铁骑一步步转移到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手中,就此成为吴三桂的发家资本,帮他为清军征服中原立下汗马功劳。到了镇守云南时期,关宁铁骑更是成了吴三桂的私人卫队,为其保家护院。

百战之余的关宁铁骑,威风不倒。战争开始,一声军号,关宁铁骑如虎出笼,如刀出鞘,马蹄滚滚,一路北来,不长时间便饮马长江,亮剑水上。而北方的清廷显然没有做好准备。此时,战争呈一边倒之势。吴三桂呵呵一笑,马鞭一举,全军解甲,“驻兵松滋,三月不进”。

三个月,在争分夺秒的战争岁月,黄花菜也会长霉。刘玄初急了,他学习诸葛亮,给吴三桂来了一番“隆中对”,请他赶快进军,且毋迟疑。在对策中,刘玄初说,此时可直捣黄龙而痛饮,千万不可犹豫。他进一步分析:康熙拥有天下,凭吴越之地的财货、山陕军士的武勇,想和凭云南一隅之地的吴军作持久战。而势力较弱的吴军恰巧相反,应当借战胜之威,乘胜攻取,过长江、临黄河、入京都。对于吴三桂心中的小九九,刘玄初也洞若观火:吴三桂驻兵江上,想逼康熙言和,交出他的儿子吴应熊,这是绝对不可能的,因为康熙不是那样软弱的人。

为了说清形势,刘玄初打了个比喻:弱者跟强者斗,弱者应该攻其不备,而强者应该慢慢角力;富者跟贫者打官司,贫者喜欢迅速结案,而富者喜欢慢慢审理。

刘玄初的“隆中对”送上去,吴三桂来个冷处理,束之高阁。他不相信北方那个小皇帝有那样的魄力,他更相信自己铁骑的战斗力。结果一切如刘玄初所料。嫩的不是小皇帝康熙,而是吴三桂。

对于吴三桂划江而治、放归吴应熊的要求,康熙以铁血手段做了回答:他诛杀了吴三桂在京城当人质的儿子,向天下表明,朝廷与分裂者无和谈可言。而这宝贵的三个月休战时间,足够清廷调兵遣将,采取攻势了。

吴三桂再次弄巧成拙。听到儿子被杀的消息后,他倒地长叹:“这次真骑虎矣!”然后,他病卧床上,不久一命呜呼。而他的军事优势也在三个月的消磨中,消耗殆尽。面对清廷大军,真应了刘玄初对策中“河上消摇,坐失机宜”的断言。吴军的命运,在刘玄初的一声长叹中,已呈夕阳西下之势。

江上号声,已随风飘远。营中画角,还是一片繁密。关宁铁骑,吼声喑哑;健儿马蹄,踟蹰不前。刘玄初望着暮霭深处,群鸦乱飞,长叹一声,也病倒了。之后,他郁郁而死。

他得了什么病,古人没有记载。他死于何时,历史也未记下。

在战略上,刘玄初堪称康熙的对手。不过,刘玄初竭尽全力,却在支持一场战乱、一场分裂。康熙则相反,他运用自己的智慧统一了一个国家,并给这个国家带来一百多年的和平。同样的才能,用在康熙身上,叫智慧;用在刘玄初身上,则叫阴谋。大家对这个阴谋分子,并不想过多关注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

编辑:镜花水月
关键词: 关宁铁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