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的奥秘首页 > 历史人物 > 正文

唐玄奘生平简介

时间: 浏览量:
用手机看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内容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
玄奘,通称三藏法师,俗称唐僧。本姓陈,名伟。隋文帝仁寿二年(公元602年),生于洛阳猴氏州(今河南惬师县)。玄奘祖上世代为官,父陈惠,做南北朝时的北齐陈留令后又迁江陵,不久辞官回乡。玄奘兄弟四人,奖年最幼。二哥陈素先行出家,法名长捷,住洛阳净土寺。类十岁时父去逝,由陈素带至洛阳,并经常带他到寺里听讲佛经,耳濡目染,使他对佛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。十三岁那年,终于获准进净土寺当和尚,法名玄奘。

唐玄奘生平简介唐玄奘生平简介

玄奘天资聪敏,记忆力很强,他听过一遍的经书就能领会它的含义;钻研一遍,就能背诵如流。不久,隋亡,唐朝(公元618年)建立,这年,玄奘兄弟两人前往长安。由于唐室初建,无暇顾及佛教,所以当时的长安并无佛教讲学之地。而当时的四川,局势安定,许多佛教名流都聚集在那时。

于是,兄弟两人又一起到了成都。在那时.玄奘学习了两三年,佛学造诣更深,二十一岁时受了佛教僧尼的最高戒律“具足戒”(又称大戒,佛教僧尼所受戒律之称)。他不以此为满足,不顾兄长的劝阻,一人到湖北、河南、河北等地向当地高僧请教佛学。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再次来到长安,住大觉寺。他深人钻研佛教经典,一般僧人不易领会的经义,他都能领会,他向当时长安的佛学权威法常、僧辩求教。这两人一见玄奘,便大为赞赏,称赞他是“释门千里驹!”((慈恩三藏传》卷一)

玄奘总结他在国内游学经历和学习成果时说:“游学于吴、蜀、赵、魏、周、秦各地,各地法师对佛经解释不同,莫知适从。”

(《唐书续高僧传·玄奘传》)他认为“远人来译,音训不同。”没有什么差异的佛教,由于译误时遥而“纷纭净论,凡数百年,莫有匠决。”(《慈恩三藏传》卷一)再有,玄奘所学,虽囊括广泛,但他更属意的是《摄论》一系思想,这一思想的译著数量极少,质量也差。他在长安,移住庄严寺不久,天竺(今印度)学者颇密多罗到长安讲学,受到启发,便决定“誓游西方,以问所惑”.到佛教的渊源地印度去,“广求异本以参验之”,求取真经,彻底弄个明白,“以释众疑”。

玄奘向朝廷提出申请,但未批准,没有领到“过所”(相当于现在的护照和通行证)。贞观三年(公元629年)长安一带闹灾荒,朝廷下令百姓可到年景好的地方就食。当年秋,玄奘趁机离开长安,开始了他艰苦卓绝的赴印度求法的行程。

当玄奘西行到达凉州(今甘肃武威)时,被凉州都督李大亮发觉,李逼他回京,幸有当地的佛教领袖帮助,才得以继续西行。他出瓜州过玉门关外五个峰火台时,茫茫黄沙,没有水草,原答应送他的一个胡人,受不了艰难而折回去了。玄奘寂寞孤行,只能凭借死人骨头、马粪探测道路,摸索前进。为了避免被唐朝将兵捉住,他只好夜间偷偷靠近峰火台取水。但还是被发现,一箭飞来,差点射中。幸好,守台校尉被他取经的决心和法意所感动,给予放行。

莫贺延破,碳长八百余里,上无飞鸟、下无走兽,地上没有水草。玄奘五日四夜,无一滴水沽喉。当他到达高昌(今新疆吐鲁番)时.国王崇尚佛教,对玄奘厚礼优待.并赠以马匹、食物、派译员、马夫随从玄奘。在葱岭北端凌山玄奘一行“悬釜而炊,席冰而寝”,用七天时间走出山口。他先后经过吉尔吉斯、阿富汗等国,到达印度的西北部。当时的印度,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部,小国林立,玄奘在印度的旅行、考察、访学仍是艰难的。

他几次遇险。有一次被强盗绑架,差点被砍头。正如《续高僧传·玄奘传》所说他是“历天险而志愈慷慨,遭凶贼而神厉勇”。

玄奘在印度十几年踪迹东达摩缕波(印度),南到逻毗茶(印度),西抵郎揭蜀(巴基斯坦)。玄奘在离开长安后第四年到了西行求法的主要目的地—中印度摩揭陀王国那烂陀寺。该国是佛教创始人释迩牟尼成道所在地。该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,也是印度文化学术中心。玄奘到寺那天,寺内二百多名僧人和上千的佛教徒,捧着香和鲜花前来迎接。玄奘极恭敬的参见主持贤戒,请求拜师。

贤戒法师年事已高,不再讲经,玄奘的学识受到大师的器重,特意收他为弟子。那烂陀寺数千名僧人中,精通十部经论的有一千多人;精通三十部经论的有五百多人;精通五十部经论的在玄奘到达之前只有九人。按寺规定,除主持外,还应有十人精通五十部以上经律论的“三藏法师”。可是在玄奘到达之前始终只有九人,只是加上玄奘后,才满足了这一限额。这就是唐三藏的由来。

正如此,玄奘也就更加受到贤戒的器重和赏识。大师用了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倾其所学给玄奘讲经,特别是最难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。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,五个年头晨夕无辍的研究佛教经典。通晓了印度语言,研究了婆罗门教经典。终于获得了高超的学识,被破格提拔,主持了那烂陀寺的讲习。

玄奘在印度还参与了当时印度佛学的几次重大的思想争论。一次,参与了在乘佛教空宗与有宗的论争,玄奘站在有宗的立场上.用梵文写了篇三千颂的《会宗论》;最有名的一次是由当时势力最强的乌袭王朝戒日王召见玄奘,在曲女城为他举行辩论大会,并通知印度十八个国王和有学识的佛教徒、婆罗门教徒等六千余人前来听中国法师玄奘讲学。

玄奘与戒日王同人宝座,以论主资格主讲佛学理论,一连十八天全印度数千高僧无一人能够难、破玄奘的理论。会后,戒日王请玄奘坐大象,由贵臣陪卫游行,并高唱“普天学,中国大法师发扬大乘教义,破除一切异见,十八天没人敢和他争论,普天下的人都应知道这件事呵!咸仰盛德。”他在印度的声誉更高了。

曲女城辩论大会后不久,玄奘携带佛教书籍,由印度各国及西域各国递相派人护送回国。但旅途仍是艰险的。过印度河时遇大风浪,几乎丧生,有五十本经本和所携带的印度花种等也被大水冲走。他取道葱岭南端,经于闻,于贞观十九年正月(公元645年)回到长安。他受到唐朝官员和市民的热烈欢迎。唐太宗在洛阳行宫召见了他,并劝他还俗做官,但为玄奘辞谢。他决心继续从事佛学研究和翻译工作,唐太宗满足了他的要求。

玄奘回国后,即着手组织译场,开始翻译佛经工作。他在助手们的协助下,共译佛经七十五部,一千三百三十多卷,约一千三百多万字。他精通梵汉文字,又深谙佛学理论,翻译的条件十分优越,他的工作态度很认真,总是把已有的各种不同译本收集齐,精心校勘选择。翻译时,不厌其烦,尽可能全译,并能兼收并蓄。他依唐太宗旨令,把我国老子的《道德经》由汉文译为梵文,传到印度。还把印度已失传,中国尚有汉文译本的《大乘起信论》译为梵文,传往印度。

玄奘接受唐太宗旨令,于贞观二十年(公元646年)写成了《大唐西域记》十二卷。这本书是玄奘口授,弟子辩机笔录,复经玄奘修润而成的史地著作,其内容是根据他西游的亲眼所见,亲耳所闻,“务以实录”,比较可信。

此书的写法以行程为经,地理为纬。记录了经、闻国家疆域、故事、山川、风俗人情、城镇、名胜古迹、人物故事等。尽管其中充满了神话宗教。但它仍是一部前所未闻、前所未记的开拓性的史地著作。至今仍是研究西域、南亚各国社会、文化历史的珍贵文献,它使玄奘列于世界文化名人之列。

玄奘坚持不懈的进行了十九年的翻译工作,于唐高宗麟德元年(公元664年)在长安玉华寺逝世,终年六十三岁。唐高宗悲叹“联失国宝矣!”及下葬时“诸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余万人。”火化后遗骨珍藏于樊州(今陕西西安南)的佛塔里,后不知去向。一九四三年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三藏殿的石涵中找到.

由于他的成就和在佛教方面的影响,民间广泛流传他的故事,形成许多文学作品。元朝吴昌龄的《唐三藏西天取经》杂剧、明朝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小说,均取材于他,使唐僧的形象代代相传,老少皆知。

玄奘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旅行家、探险家、翻译家、宗教哲学理论家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

编辑:镜花水月
关键词: 玄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