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出来或许你也不相信甚至于大吃一惊,居然手无缚鸡之力的初唐著名诗人王勃,还曾莫名其妙地杀了人,被判了死罪,那么这是啥回事呢?
唐朝诗人王勃为何成了杀人犯
与陈子昂“北漂”不同的是,“初唐四杰”之首王勃却无可奈何做了“南漂族”。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嘛,只要生活有激情,不管在世界都市长安和浩瀚南海又有什么区别?于是“政治白痴”李白因参与政变被贬夜郎后被特赦时又是“千里江陵一日还”了,那样的心情多爽,确实非常羡慕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,漂来漂去如蝴蝶翩跹,好不潇洒,那时候天应该总是很蓝。
那时候,已经有了名气的王勃由于才高而被猜忌。一般来说,有才的人大都高傲,一副目中无人的款式。有才又脾气好、不高傲的确实很少(最怕就是那种无才又脾气不好的人),何况王勃又是那样的才高八斗,还锋芒毕露不会韬光养晦,肯定有不服的人在打他的小报告,想置其于死地而后快的那种。
他第一次被人整就因为斗鸡问题。那时候,他在沛王李贤(废太子)手下做刀笔吏,当时“温饱思淫欲”的诸王十分好斗鸡,做“御用文人”很无聊的王勃也只能写“歌德式”文章凑热闹了,于是很认真地玩出了一篇声情并茂的《檄英王鸡》(初唐诗坛“四人帮”还真是物以类聚,好写檄文也,骆宾王也曾认真玩出一篇《讨武曌檄》而被武则天降罪),这不是吃饱撑着吗(所以说即使如王勃李白如此高才之人,做了御用文人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)?当时嫉妒他的人顺便参了他一本,“娘娘腔皇帝”高宗立马抓住王勃的小辫子,认为他这是别有用心在煽动诸王闹矛盾,顺便“优化组合”让傲气逼人的王勃从沛王府下岗,失业之后的王勃,于是和同样年少轻狂的杨炯去四川参加九寨沟黄金周旅游,没有再做奉命文章,从此文思如涌也(果然苦难是作家的摇篮),倒也有点乐此不疲,兴幸因祸得福了。
第二次被人整也直接导致了千古名篇《滕王阁序》的出笼。
王勃第二次被整,据说也是被嫉妒他的同僚设计的。这小子可能是太恃才傲物,把周围的人都比下去了(和李世民的优秀有点相似),于是又玩了他一次(《旧唐书》上有记载),往死里整的那种。
那时候,做行吟诗人玩够了的天才王勃,从四川回到长安参加科举取仕,这个14岁就脱颖而出的大才子,居然被朋友举荐免试重新上岗当公务员,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参军吧,反正又吃上了官饭,倒也惬意,正所谓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。
人们常说,塞翁失马焉知非福,却又忽略了一句话,福是祸所伏,在王勃还没有享受够当上公务员的喜悦时,便莫名其妙犯下了死罪。
原来是他在虢州参军的任上,居然杀死了一个自己窝藏的官奴。那年大概可能是672年吧(这个史书也没有确切年份,也是靠猜的,甚至王勃的生卒年都是众说纷纭的),离他鞠躬尽瘁还有4年的时候。这事发生得有点莫名其妙、不清不楚,所以有的历史书也有推断是千古奇冤的(原来正史也可以这样写)。因为以王勃那么聪明的人,既然做了窝藏共犯,说明他和此人的关系很铁,以不惜自污的办法来保护他,应该说决心是很大的,为什么又会突然能痛下杀手呢?何况他又是没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,又如何能干净利落地宰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官奴?这确实是一个谜,所以新旧《唐书》也众口一词地指责这是一个阴谋,是那些嫉妒他的同事设计陷害他的,他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。他唯一的错就是他爹妈生他太才高八斗了,自己可能又不太谦虚,喜欢抢白别人而遭妒恨吧。
反正,他因此被判了死罪,杀人偿命啊。好在他运气还算不错,居然碰上特赦了,命是暂时保住了,不过从此留下案底,也相当于他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了,而且他那同样当官的父亲也因此“连坐”被发配到偏远的交趾(今越南一带)做县令,后来又由于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,途经洪州时因一时兴起而有幸参加重阳赛诗会,由此引来了一段文学史上的不朽佳话,果然是命运的垂青和宠幸也。
人生如此之惊涛骇浪沉沉浮浮,一会波峰一会浪谷,如此电闪雷鸣般不平凡的祸福转换,估计也只有王勃这样的天才,才能配得上享受一番,于是二十七岁的生命便延续千年万年,与他的诗文一样光照千古,开创唐诗的奠基人之一啊。
那么,让我们来叙述一下这种十分吸引眼球的文豪壮行吧。
唐高宗上元二年(公元675年)秋,王勃前往交趾(在现在越南河内西北,属唐朝安南都护府)看望父亲,文人嘛,生命中的漂泊也成了最重要的工作和必修课了,用现代术语来表述就是下基层体验生活。
想起来,王勃也是比窦娥还冤,就因为才高于当世,被世所不容,居然由此而遭罪,政治前途尽失,几乎弄到家破人亡的地步,父亲也由于自己撞祸而遭受了被流放式的外迁,是我错还是社会错了?在心中王勃一定千百万次地问天问地问自己。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,这个隋朝大儒之家已经家道中落,有点走向式微的颓势,而这一切居然就是太有才。唉!不知是该悲哀还是兴幸。正所谓“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。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”啊,空有满腹经纶有何用,既给我好才干,又不给我实现抱负的舞台,怀才不遇的滋味只有杰出人物才最有深切体会,上帝还真会开玩笑。
王勃郁郁寡欢地路过南昌时,正赶上洪州都督阎伯屿重新修理滕王阁(江南三大名楼之一,据说是李世民兄弟滕王元婴所创建),正好刚刚竣工,为示喜庆以及标榜自己的政绩,于是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,其中最重要的外事活动,就是用名贵白金作为奖金的重阳诗歌大奖赛,据说是一次高考式的命题作文,主要内容就是为滕王阁作序。王勃一听说有诗歌比赛,早已技痒难耐,其实白金于他来说如粪土,他最想要的就是展示自己的诗歌天分,让人分享他的才情。于是兴冲冲地前去拜见当地父母官,想拿到一个赛会的入场券。
其实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,如雷贯耳呀,诗歌界的当红炸子鸡,用他的名气来显示诗会的身价,还不用付昂贵的出场费就能大肆炒作一番也不错嘛,哪有拒绝的道理?于是便请他也参加宴会。阎都督此次宴客赛诗,其实是私心大大的(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),那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。他的套路也十分老掉牙,就是先让女婿准备好一篇美仑美奂的序文,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。当然,做戏也要做全套,宴会上,阎都督先让人拿出纸笔,假惺惺地请各位参加诗会的才俊为这次盛会作序。官场上混的人大家心里贼精,你阎老爷唱的哪出戏还用点名吗?不用在官场混饭了。大家知道他的用意,所以都推辞说才疏学浅不敢献丑,反正就是不写,还旁鼓侧击表扬了一下阎老爷的女婿如何文才了得,冠军非他莫属云云。
听到人们都在恭维孟学士,才高八斗又锋芒毕露的王勃心里有点不舒服,这还没有开赛就说孟学士比屈原还牛,这不明摆着有“猫腻”吗?我就偏不信这个邪,于是当然决定和东道主孟学士硬磕了,从这你就可以判断王勃在官场混得如何的不济了,IQ超高EQ零蛋啊,这么不会进退屈伸,难怪连杀人罪都背上了,这样不会做人,不玩你玩谁?栽赃嫁祸都嫌便宜你了,居然还捡回了一条小命,算你小子祖上积德了。
反正,不懂(或者说是不屑)人情世故的天才诗人王勃这回少有的高调(我特么就奇了,唐朝名诗人大都是IQ高EQ低的款式),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发飙,而且暗下狠劲写出千古名篇超过孟学士,于是灵感终于被猛烈地挤压出来,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,连假惺惺的推辞也免了,接过纸笔,当众挥毫而书,一挥而就,客人还没喝完一杯茶便完成了,颇有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气概。
这回阎领导是如何的不爽可想而知,可以把他的愤怒想像得无穷大,想要谁死的样子。难怪这小子连出场费也不要,原来是诚心来砸场的,世上确实是没有免费的午餐。王勃你这个小竖子,怪不得那么多人想你死,居然弄个杀人犯给你当当你还不死,谁和你同事谁倒霉呀,这么不懂世态炎凉、这么不开窍,我也算服了你,自认倒霉了。阎领导越想越不开胃,脸黑如墨水,拂袖而起,溜进了贵宾室,然后趁机吐一下恶气,骂个不停。
阎领导越想越不是滋味,但又有点不甘心,也很想知道这胸无城府的浑小子狗嘴里吐出什么象牙,于是又着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。一听说王勃开头写什么“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”,不过是老生常谈的陈词滥调,文似看山不喜平,一点新意也没有,看来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,陡有虚名罢了,于是暗暗高兴,咱们女婿的冠军名号还有望。待听到“星分翼轸,地接衡庐”,便有点沉不住气了,果然是好戏在后头啊,原来不是浪得虚名。等听到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时,阎领导居然亲自带头拍手称快,忘记了自己刚才的震怒,这阎老爷果然也是爱惜人才的好领导呀,最后他不得不叹服道:“此真天才,当垂不朽!”……王勃果然也因此而在文学史上永垂不朽了。
关于初唐诗人的漂流故事就暂时写到这里。至于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,渡水时溺死,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,诸位可去找相关资料研究研究一下吧。老实说,当王勃完成《滕王阁序》时,便已经完成了一次最重要的人生突围,从此永远活在人们心中(包括建滕王阁的滕王和阎都督),俗世的生命已经退居其次,他才是真正不死的人。于他来说,一生写一篇《滕王阁序》就已经赚恨了。
反正27岁风华正茂、指点江山、风流倜傥的大天才王勃同志死了,并且永远活在年轻的时段,他的诗文也永远年轻。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;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。这是老天对“公平”的另类说法,因为王勃已完成了生命的超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