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191年,汉献帝初平二年,为了争夺豫州的控制权,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兵戎相见。结果,就在这次同室操戈还没见分晓之时,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,在袁绍和公孙瓒之间展开了。
战争的导火索,是因为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,在协助孙坚夺取豫州治所阳城之时,被袁绍的部下射杀。早已对北方冀、幽、青等州窥视已久的公孙瓒立即以"为弟报仇"的旗号,发动了对袁绍的攻击。正在应对袁术的袁绍,为了避免两线作战,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向公孙瓒示好。甚至不惜将自己勃海太守的职位让给了公孙瓒的另一个弟弟公孙范。但是,袁绍的示弱,并没有换来公孙瓒停止进攻,反而是和刚刚就任渤海郡太守的公孙范兵合一处,继续发动攻击。并且开始委任州、郡、县的各级官员,比如任命严纲为冀州州牧,田楷为青州州牧,单经为兖州(今山东金乡县西北)州牧。
东汉末年界桥之战,袁绍800死士击溃上万骑兵
到了初平三年(公元192年),公孙瓒的大军已经深入袁绍统治区域的腹地,兵锋直逼界桥。所谓的界桥,是因为这里有一条河,名叫清河,属于冀州刺史统辖的钜鹿郡和清河国两地的界河,河上有一座桥,故被称之为界桥。从地理位置看,这里已深入冀州之内数百里,距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也不过200里左右。此时已无路可退的袁绍,不得不选择与公孙瓒进行正面决战,率领数万大军,与公孙瓒的3万人马,在界桥形成了对峙。一场关乎黄河以北统治权的大战,即将展开。
关于这场大战,很多记载已经十分详尽,这里只需要大概介绍一下。当时,公孙瓒将其部下分为三路,2万步卒在中,1万骑兵分列两旁,其作战核心是号称"白马义从"的精锐骑兵。袁绍则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阵型,据史书记载"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,夹强弩千张,绍自以步兵数万集结为后军"。也就是说,作为前锋的大将麹义仅仅只率领800"死士",在其后则是1000余人的弓弩手,最后则是袁绍亲自统帅的数万大军。当战争开始时,公孙瓒看到袁绍前锋力量薄弱,立即命令其骑兵发起攻击。公孙瓒的骑兵部队,在"白马义从"的带领下向波涛一样涌向了麹义的800"死士"。
东汉末年界桥之战,袁绍800死士击溃上万骑兵
如果,是一群初上战场的新兵,那么面对铺天盖地的骑兵,以及数万人的喊杀之声,估计早已溃不成军了。但是,结果,麹义率领的800"死士",很可能是袁绍早年就招募的精锐力量,不仅作战勇敢,更拥有丰富的作战经,。只见800"死士",全部匍匐在地,以牛皮盾覆盖全身。如此一来,就让公孙瓒的骑兵无法发挥骑射的远程杀伤能力。毕竟,在哪个马镫还没出现的时代,骑兵更多的是以弓箭进行远距离杀伤,而非近身肉搏。当公孙瓒的骑兵,进入到强弓硬弩的射程之后,1000余名弓箭手"突然俱起",开始射杀公孙瓒的骑兵,一时间"强弩雷发,所中必倒"。在遭遇突然打击之后,公孙瓒的骑兵乱作一团,麹义的800"死士"也乘机挥动长戟加入战团,与公孙瓒的骑兵展开近身肉搏。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,斩杀骑兵2000余人,还包括了公孙瓒刚刚任命的冀州牧严纲。
东汉末年界桥之战,袁绍800死士击溃上万骑兵
公孙瓒的大军遭到突然打击之后,立即开始了溃败,据史书记载,"瓚军大败,步骑奔走",甚至都"不敢还营"。因为麹义已经带领人马冲过了界桥,直接冲向了公孙瓒的大营。害怕麹义借机夺取营寨的公孙瓒只能选择绕营而走。但是麹义还是攻破了公孙瓒的大营,并将其中军帐前的"牙门"(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)也给夺了下来。这下,公孙瓒的部下彻底开始溃散,"馀众皆四散逃走"。让人没想到的是,就在麹义大杀四方之时,袁绍却遭遇了凶险的情况。
当时,袁绍看到麹义已经击败公孙瓒,也驱动大军冲过界桥进行掩杀,自己则在数百人的护卫下缓慢的向界桥方向移动,结果一股溃逃的公孙瓒骑兵相遇。这股骑兵有2000余人,想要消灭袁绍的这百十来人也是轻而易举之事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后来遇事优柔寡断的袁绍,居然扔下自己的头盔,拔出宝剑,高喊"大丈夫当前斗死,而入墙间狗洞,岂可得活乎?"然后指挥部下用强弓硬弩大量杀伤公孙的骑兵。这股溃兵不知被围的袁绍,再加上已经是惊弓之鸟,在遇到强烈抵抗之后,就开始撤退。可以说,袁绍也算是逃脱一劫。
无论如何,这场被称之为"界桥之战"的大战,公孙瓒的部下遭遇重创。虽然,此后公孙瓒还能与袁绍进行多次较量,但是黄河以北的控制权,已经正在被袁绍所掌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