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人,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。赵括熟读兵书,但缺乏战场经验,不懂得灵活应变。
马服君赵奢临死前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遗言?他凭什么认定儿子赵括不能为将?这和赵奢自身的经历有关。
赵括赵奢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人物,其中赵括“纸上谈兵”的故事流传了2000多年,直到现在他还是人们嘲讽的对象,而赵奢则是赵括的父亲。
白起对赵括的评价“秦虽破赵军于长平,但伤亡者过半”的评价话语。大致意思可以理解为赵括有点可惜,他有点生的不是时候。
长平之战,赵国对阵秦国,一开始赵国就连连失利,退守至长平,长达三年不出。赵王用赵括换廉颇,命令赵括尽快出战。
赵括被赵孝成王派来前线,替代了廉颇。军队中有许多人都不服赵括,因为赵括没有实战经验,没有战功,拿什么令手下的将士们屈服。
因长平之战,赵括闻名遐迩,只可惜,这并不是啥流芳百世之名,赵国的名相蔺相如评价赵括:”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。“
战国后期,秦赵之间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长平之战,在赵国将领赵括的带领下,赵国遭遇惨败,45万赵军被白起下令坑杀,惨不忍睹。
虽然赵括的战败让赵国大受损失,但是从这一仗技能判定他是一员庸将吗?是,但也不全是,从这一场战斗的细节,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赵括的军事指挥水平。
秦军再派精兵多次对赵军发动攻击,赵括发现中计被围,下令修筑防御工事,等待赵国援兵救援。
“纸上谈兵”,几乎成了赵括的代名词。在我们的历史“常识”中,正是他的眼高手低、胡乱指挥,才将45万赵军引向了绝路,造就了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。
父亲赵奢
长平之战
快速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