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认为在对等情况下,徐晃应该没有关羽强,而他之所以能在樊城打败关羽,只不过也是因为军队人数比关羽多,所以才获得的胜利。
很多人因为看三国演义的缘故,会把古代战争想象成戏台式的两人单挑定胜负,而后胜者一方一挥大刀,小喽啰们掩杀的场景。实际上这种战争情景,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。
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咱们来看历史上的徐晃与关羽(因为不是演义小说,所以不扯单挑)。
首先要说关羽与徐晃的交情,老徐出自山西洪洞,老关则出自山西运城,两人多少有些老乡情结。因为整部三国中,山西的名将并不算太多。还有一个是张辽,你是认真看过三国,会发现这三人关系都很不错。
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,曹袁大战初期,山西三人组都有出色表现。白马之战,曹军的先锋就是张辽和关羽二人,自然立大功的是关羽,刺死了颜良。而随后的延津之战,文丑在乱军中被杀,演义写成依旧是关羽的功劳,但从三国志看,徐晃的功劳可能更大,并因此提拔为偏将军。
而在决定官渡大战胜负的时刻,曹操询问谁可以担当袭击乌巢的重任,荀攸推荐的人,正是老徐。此后带领几千骑兵攻打袁军粮草营地,打败韩猛之人,正是徐晃。所以,徐晃在此时晋升为都亭侯。这个爵位,与关云长的汉寿亭侯相比,整整低了两级。都亭侯之上是都乡侯,再往上才是亭侯。但就知名度而言,关云长此时的声望并不比徐晃高多少。
真正的差异是在关羽投奔刘备阵营之后,尤其是在刘备、诸葛亮相继入蜀,关云长成为刘备阵营主持荆州的一方主帅之际,他便成为了三方势力均衡的重要筹码。自然,在曹操平定河北的大战中,徐晃也立功不小,打破袁谭、北征乌桓的白狼山之战,张辽和徐晃都有参加,徐晃在战后晋升为横野将军。此后的赤壁之战,当曹操撤退之时,徐晃受任与曹仁一起守江陵。当然,这一仗其实没打好,最终江陵丢给了周瑜。
随后,徐晃便被调到山西,跟随夏侯渊平定了太原附近的叛乱,随后又在对付马超的战争中,向曹操提出分兵渡过蒲坂津截断马超后路的计划,正是这一步,成功挫败了马超割据关中的图谋。此后,徐晃一直是夏侯渊的副手,曹操平定张鲁后,徐晃就镇守在阳平关,刘备进攻汉中之际,曾被徐晃打败,死伤很多,曹操特别赐予徐晃符节。
当然,因为夏侯渊的战术错误,汉中最终还是落入了刘备之手。也就是在此后,关羽大举进攻荆州北部,曹仁、于禁、庞德都被打败,曹操一度打算迁都,幸好被司马懿和蒋济阻止,此时徐晃带领一支新兵组成的军队援救曹仁,难度很大。
然而关键时刻,徐晃显示出智勇双全的特点,他一方面修筑长堑,假装要切断关羽后路,迫使关羽的分支部队烧营撤走。随后徐晃更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,逐渐向关羽的围城大本营迫近,恰好此时曹操发来孙权即将袭击关羽的密信,徐晃便将其射入关羽营中,逐渐瓦解了关羽部队的军心。
这个时候,关羽不得不出来与徐晃对战,在开战之前,据说关羽徐晃二人曾聊了一段人生,感慨世事无常,也就在关羽沉浸在往事之际,老徐突然发飙,宣布军令,谁杀了关云长,赏金千斤。顿时关羽震惊责问,但老徐的回答却很冷静:“刚才聊的是个人的私情,现如今就是公事了!”
随后,徐晃便发起立下一世威名的攻坚战,面对久已成名的关羽,他毫无胆怯之意,先是在野战中打败关羽,之后又在攻坚战中攻入关羽防御极为严密的深壕、鹿角防线,一举斩杀关羽部将胡修、傅方。关羽根本就无法抵御他的突击,以至于最终只能撤围退走,樊城围解。
其实,曹操此时对徐晃并不放心,他特地征调张辽前来支援,但事实是,张辽未到,关羽已被徐晃击退。正因为这个缘故,徐晃凯旋之际,曹操亲自出营七里迎接,更设宴为之庆功,更毫不迟疑地告诉徐晃:“襄阳、樊城得以保全,是将军你的功劳!”所以,从实绩来看,徐晃是战胜了关羽的人。自然,不可否认,关羽对后人的影响远胜于徐晃,这便是另一个话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