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巡,唐蒲州河东(今山西永济)人,(关于张巡籍贯,《旧唐书》本传载为蒲州河东,《新唐书》本传载为邓州南阳,《旧唐书》早出,应以为准。后人也多采《旧唐书》所载,如《全唐诗》、乐史《太平环宇记》即是)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(708年),卒于唐肃宗至德二载(757年)。张巡少聪敏好学,博览群书,为文不打草稿,落笔成章,长成后有才干,讲气节,倾财好施,扶危济困。张巡开元(713——741年)末中进士第三名,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。天宝年间(742——755年),调授清河(今河北清河)县令,政绩考核为最高等,任期满后回京。当时,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志执掌朝政,权势显赫,留京待迁的官员纷纷走杨国忠的门路。这时有人劝张巡去拜见杨国忠,但被他拒绝了。因不愿阿附权贵,尽管他政绩突出也未能迁升高官。不久,他调授真源(今河南鹿邑)县令。许远(709—757年),字令威,许敬宗曾孙。性宽厚,明吏治。开元中,从军河西,任碛西支度判官。天宝中,安禄山叛乱,唐玄宗以许远素谙戎事,授睢阳(今河南商丘)太守,累加侍御史、本州防御使。至德二年(757年),安禄山部将尹子奇(琦)领兵围攻睢阳。许远与直源令张巡协力据城坚守。许远自知才力不及,愿居巡下,专治军粮、战具。睢阳城中原有谷6万斛,可供一年食用,而河南节度使李巨拨其牛数支援濮阳、济阳两地,许远力争不从。被困数月,粮尽,士兵饥不能战,援兵又不至,城遂陷。张巡遇害;许远被执送洛阳,至偃师,不屈而死。赠荆州大都督,于睢阳立庙奉祀。新城塔山亦建有许公祠,岁时致祭。南霁云,唐绚、玄年间(公元712----756年)生于魏州顿丘(今清丰县)南寨村农民家庭。因排行第八,人称“南八”。在平定“安史之乱”中屡建奇功。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,喜爱学习,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。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,善骑马射箭,能左右开弓,百步之内箭无虚发。因家境贫寒,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,后投奔张巡部下被委以重任。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,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,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30万攻睢阳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。张、南引兵子宁陵向睢阳进发,攻破叛军防线与睢阳守军会合是年十月,睢阳陷落,张巡、南霁云被虏。叛军尹子奇劝南投降,南禀禀正气,大声说:“男子汉大丈夫,不可向不义者屈服,宁掉头颅垂青史,不留骂名在人间。”昂首挺胸英勇就义。后人曾有诗云:洒血睢阳笑痴?故乡粗豆靡穷期;李唐社稷今何在?不及将军尚有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