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鬼谷子》一书主要讲的是游说技巧。战国时代,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,必须首先得到君主的赏识,而要让君主赏识,你就得游说君主。由此,游说之术,或者说,纵横捭阖之术大行于世。
《鬼谷子》一书,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共有十七篇,其中第十三、十四篇已失传。《鬼谷子》的版本,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。对《鬼谷子》的看法,历来褒贬不一。唐初宰相长孙无忌谓《鬼谷子》:“便辞利口,倾危变诈。”
中唐散文家柳宗元谓鬼谷子:“险戾峭薄,恐为妄言,乱世难信,学者不宜道之。” 而北宋欧阳修则谓鬼谷子:“因时适变,权事制宜,有足取者。”因为这是一本没有披戴任何道德外衣的谋略学着作,它主张,为了达到目的,一切被认为合理的手段都可以运用,其思想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道德恰好大相径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