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里的是不对的!
三国正史上的记录是,魏延并没有谋反的意思,主要是他和杨仪性格不和,魏延这个人心高气傲,总不把杨仪放在眼里,这才产生了两人的恩怨!
魏延因为不听从杨仪的命令断后,而与杨仪产生矛盾。
建兴十二年,诸葛亮第五次北伐,魏延被任为前锋同年秋天,诸葛亮病情加重,秘密与长史杨仪、司马费祎、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,令魏延断后,如果延或不从命,就随他的便。
诸葛亮殁,秘不发丧,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。魏延回答道:“丞相虽然身亡,但还有我呢,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,再说,我魏延是何人,怎么能受杨仪摆布,做断后的将领呢。”
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,魏延大怒,日夜兼程,赶在杨仪大军前面,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。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,刘禅问侍中董允、留府长史蒋琬,到底是谁想造反,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。
魏延先占据南谷口,率军出击杨仪大军,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。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:“诸葛丞相刚刚去世,尸骨未寒,你们安敢如此。”大军知道错在魏延,不听魏延命令,都鸟兽散了。
只有魏延与其儿子数人逃亡,逃到汉中。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,将头颅献于杨仪。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,诛灭魏延三族。
《三国演义》里的是不对的!
三国正史上的记录是,魏延并没有谋反的意思,主要是他和杨仪性格不和,魏延这个人心高气傲,总不把杨仪放在眼里,这才产生了两人的恩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