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永乐大典》于永乐元年(1403年)七月十九日开始纂修,永乐二年(1404年)十二月二十一日成书,当时赐名《文献大成》;因明成祖朱棣不满意,扩大重修,于永乐六年(1408年)全书告成,正式定名为《永乐大典》。
《永乐大典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。首先,在类书编纂史上,它把古类书的编纂形式发展成为具有完整性的百科全书的形式;其次,它内容特别丰富,构成15世纪初年的一个大藏书库,成为后来辑佚工作的资料渊海。
特别是其中所收的一些农业、手工业、科技、医学书籍和古典文学书籍的资料,不是封建时代一般类书所具有的。由于部头过大,卷帙过多,《永乐大典》始终未能刻版,到了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,宫内奉天门、三殿、午门失火,经抢救,《永乐大典》幸免于难。
于是明世宗恐孤本再遭意外,命徐阶、高拱监督儒生109人摹写副本一部,这一工作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开始,到明穆宗隆庆元年(1567年)完成。从此,《永乐大典》正本、副本分藏于宫廷内的大图书馆文渊阁和紫禁城外的皇史岁。
明亡时,文渊阁被焚,正本可能毁于此时,副本传到清代。清代,《永乐大典》不受清廷重视,亡佚甚多,清末英法联军、八国联军两次侵人北京,《永乐大典》除被烧毁一部分外,又被肆意糟蹋,甚至被侵略者用来做砂囊、马槽,或用以垫道令炮车通过,所余无几,又几乎全部被侵略者盗运回国。
至此,《永乐大典》仅剩64册。后经多方搜求,现在国家图书馆馆藏160册,台北“中央图书馆”馆藏60册。据统计,中外现存《永乐大典》共797卷,约合原数22937卷的3。
4%多。《永乐大典》的命运,折射出国家的兴衰对于文化的重大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