瞻[zhān]:向远处或向高处看。
诸葛瞻(227年-263年),字思远。
古时候,当孩子出生之后,先由长辈为其取名,《礼记·曲礼上》记载:“男子二十,冠而字,女子许嫁,笄而字。”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时,便意味着已经长大成人,须举行加冠礼,并取字。女子到十五岁时,举行笄礼,并取字,然后便可以出嫁。由此可知,古人取字代表着他已经长大成人。既成人,则应受尊重,只有长辈才可直呼其名,平辈与后辈不能直呼其名,于是命字代名,以表敬意。
字是名的代称,字则必然与名有联系。根据作者考察,名与字的关系主要有三种。第一,名与字意义基本一致。如战国时代屈平,字原,《尔雅·释地》:“广平曰原。”三国时诸葛亮,字孔明。唐代杜甫,字子美。第二,名与字意义相关联。如孔子弟子冉耕,字伯牛,耕种用牛。西汉司马迁,字子长,迁延的结果即长。宋代苏轼,字子瞻,轼是车厢前作扶手的横木,扶轼以便远瞻。
宋代文学家晁补之,字无咎,能补过则无咎。明代散曲家陈铎,字大声,铎是古代一种乐器,击之则大声。第三,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。如孔子弟子曾点,字皙。点是小黑点,皙为肤色白,二字义相反。唐代文学家韩愈,字退之,愈是胜过,与退相反。清代学者王念孙,字怀祖。名字相对,亲情溢现,令人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