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,是被袁绍杀死的。
麴义(又作曲义、鞠义),武威郡姑臧人也。生卒年不详,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,能征善战,屡建战功,早年在凉州,精通羌人战法,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。在界桥之战,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。
后来,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,被袁绍所杀。
演义中第七回,赵云出场,大战袁绍手下大将文丑五六十回合,救了公孙瓒。但是公孙瓒对赵云却不信任,在第二天的战斗中,他将勇猛无敌的赵云放在最后。他重用严纲为先锋,带领五千“白马义从”与袁绍军队交战。袁绍左右两边先锋分别是上将颜良和文丑,中军是更厉害的麴义及八百先登死士。
麴义先将八百弓手埋伏在遮箭牌下,在严纲骑兵到来时,一动不动,直到严纲军队来到近前,八百弓弩手万箭齐发,杀了严纲一个措手不及。严纲想撤回,被冲出的麴义一刀斩于马下,公孙瓒大军惨败。随后,麴义继续追杀公孙瓒败兵,一直到了界桥,并砍倒公孙瓒绣旗。
公孙瓒看到大势已去,只能落荒而逃。赵云在后面看到兵败,担忧主公公孙瓒安危,于是奋不顾身,一马当先闯入麴义军中,与麴义战在一起。麴义虽然刚刚斩杀烟缸我,但是和赵云相比,差得太远了,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。赵云力挽狂澜,刺死袁绍手下大将,为公孙瓒扳回了一局。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:
曲义马到,先斩执旗将,把绣旗砍倒。公孙瓒见砍倒绣旗,回马下桥而走。曲义引军直冲到后军,正撞着赵云,挺枪跃马,直取曲义。战不数合,一枪刺曲义于马下。
以上是演义中袁绍手下大将麴义的结局,被赵云所杀。正史上,麴义非常厉害,在民间被称为“河北四庭一柱”中最厉害的“一柱”,比颜良、文丑还厉害,但是却死在赵云的手里。那么在正史上,他还是被赵云杀死的吗?他的结局如何?
麴义,武威郡人,出自民风彪悍的凉州,手下八百先登死士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部队,最开始是冀州牧韩馥的部将。他精通羌人战法,与少数民族对战也不落下风。
公元191年,麴义背叛韩馥,改投袁绍,从此成为袁绍手下第一大将。正史上的界桥之战,和演义中差不多,公孙瓒看到袁绍军队少,下令五千骑兵冲锋,本人带领两万步兵压阵。在骑兵即将冲破袁绍阵地时,麴义的八百先登死士一同一跃而起,与此同时一千张弓弩齐发,杀了公孙瓒骑兵一个措手不及。公孙瓒骑兵顿时陷入混乱,骑兵和步兵自相践踏,争相逃命。这一战,麴义的八百先登死士立了首功。
如果没有麹义的八百先登死士,袁绍凭借颜良和文丑等其他军队想要胜过公孙瓒最精锐的“白马义从”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八百先登死士应该不次于吕布手下大将高顺的“陷阵营”了,攻无不克战无不胜。
此后,麴义又和公孙瓒进行了数场战斗,互有胜负。如麴义联合鲜于辅、刘虞之子刘和等人,一共十万军队,攻打公孙瓒,在鲍丘斩首两万,大败公孙瓒,并将公孙瓒军包围在易京,长达一年多。公孙瓒在城里开置屯田,养精蓄锐,在麴义军队粮尽时,出城攻打麴义,将其击败,收复失地。这一战,麹义先胜后败,败给背水一战的公孙瓒,也不足为奇。但是麹义为以后袁绍彻底消灭公孙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麴义结局
颜良、文丑、张郃、高览“河北四庭一柱”中的“四庭”属于一流武将,乃是袁绍手下最厉害的四大将。而正史上袁绍手下最厉害的不是“四庭”,而是“河北四庭一柱”中的“一柱”麹义。但是麹义却不知道自己大祸降临。他犯了功高震主这个大忌,他自恃战功颇多,又骄傲放纵,连主公袁绍也不放在眼里。
当初他就是看冀州牧韩馥不爽而叛变,投奔袁绍的。现在,袁绍看到麴义有不轨之心,逐渐脱离自己掌控,为了不至于步韩馥后尘,因此在召见他的时候将其斩杀,兼并了他的八百先登死士。那些部分不愿意投降逃亡的,都被袁绍一一消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