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
慈禧太后徽号尊号谥号的来历
众所周知,慈禧小时候叫做玉兰,而在其娘家大家族里,慈禧被叫做杏儿。后来慈禧选秀女入宫,她又有了其他的名号。
史书中记载的“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”的字句,既不像头衔,又不是诗句,读起来颇为艰涩,这正是慈禧太后生前所得的徽号和尊号。
清朝宫廷自从进北京后,一直沿用的是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,也有上尊号、徽号、谥号的规定。
入关后,清帝登基的时候也称为皇帝,就是上尊号,以后不再加其他的称号,到死后再加上谥号。
新皇帝登基尊称母亲为母后(指皇太后),帝母(新帝的生母)为皇太后,尊前代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,这些都是上尊号。
另外,遇到清朝朝廷大庆的日子,还要多给皇太后在尊称上再加一些美好的词汇,称徽号。
慈禧最早获得尊号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(1861年)七月,时年27岁。
咸丰皇帝去世的那一天,他的儿子载淳继位的时候,慈禧与皇后同时被尊为皇太后。
实行垂帘听政后,慈禧在同治元年(1862年)上徽号为“慈禧”。
此后,同治十一年(1872年)的十月,因为同治皇帝载淳大婚,慈禧又加上徽号“端佑”二字。
第二年的二月,因为载淳亲政,慈禧的徽号又加上“康颐”二字。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十一月十五日,载淳生病,写下“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”,仰蒙西太后“调护朕躬,无微不至,并荷慈怀曲体俯充,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,朕心实深欣感。”因此决定给两宫皇太后各加上徽号两字。
到了光绪二年(1876年)七月,因为新的皇帝即位,所以两宫皇太后继续垂帘听政,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徽号,一共四字。慈禧的号上又加了“昭豫庄诚”。
光绪十五年(1889年)二月,因为光绪帝大婚并归政,徽号上又加了“寿恭”二字。
到了这一年的三月,光绪帝亲政,又加上“钦献”二字。
光绪二十年(1894年)八月,因为慈禧的60岁大寿到了,所以又加上了“崇熙”二字。
而光绪在其年号三十四年(1908年)十月的时候病死,溥仪继位,于是,慈禧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。
而谁也没想到的是,溥仪继位的第一天,慈禧就死了,所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上尊谥,决定原徽号的十六字不动,并按照大清的惯例,前面加上“孝钦”、后面加上“配天兴圣显皇后”为谥号。所以这个时候慈禧的全称为:“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”。
到慈禧去世的时候,清王朝的各代皇后(太后谥号也叫做皇后)的谥号全称大都为19字,有的还要少几个,如慈安太后只有17字,而惟独慈禧太后的谥号有25个字。
慈禧生前权力大过清朝的任何太后,而死后的谥号也以25个字独居首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