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李悝变法并没有改变魏国的内部,内部依旧是腐朽的,所以李悝变法只能强魏一时。
魏国为何没能在李悝变法下一直强大,乃至完成统一呢?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魏文侯之后的君主都不具备魏文侯的雄才大略,进而导致了李悝变法并不彻底。
其实这只是一方面,而李悝变法本身就具有的局限性,这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后来的商鞅变法一样,从根本上强大一个国家,我们就来进一步说说李悝变法的局限性。
李悝变法未能触及根本的政治制度。
李悝在政治上的改革,其实只是看似雷厉风行,他主张“夺淫民之禄”,在当时也已经触及到了用人制度的根本,但如果从最终的效果来看,并不理想,可以说魏国的用人之道,只在魏文侯时期发挥了作用。
在接下来的魏武侯和魏惠王时期,魏国的用人政策又回到了老路,吴起和商鞅先后从魏国出走,就是明证,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李悝在政治上的变革,其实只是一时政策措施,并没有制定出可以维持长久不变的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政策。
李悝在政治方面的另外一个改革措施是制定了《法经》,但其主旨并不是改革或者调整当时的法律制度,而是补充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条文。
这更进一步说明了李悝变法在政治方面是粗浅的,并没有触及到根本的政治制度,这也决定了其发挥的作用不能长久,而发挥出的威力也是有限的。
李悝变法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制度。
在春秋中后期,计口授田和按亩征税等已经开始在诸侯国中实行,比如说鲁国的“初税亩”、秦国的“初祖禾”及晋国的“郭偃之法”,这也就是说李悝变法中的“尽地力”和“平籴法”中的一些措施并不全是李悝首创。
而他的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在魏国达到富国的目的,其实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李悝把这些已有的经济措施系统化和科学化了,并且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执行,而李悝变法并没有像商鞅变法那样,直接以法律的条文明确地提出废除井田制。
当然这些局限性是用我们以今天的眼光看的,但这却不能否认它在当时的进步意义,就秦国成就统一大业而言,李悝变法亦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,因为商鞅变法是以李悝变法为蓝本的,只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魏国为何能成为战国首霸?归根结底是因为李悝在魏国的变法,使得魏文侯奉行选贤任能、发展经济、加强法制的政策,这些变法的举措,让魏国在综合实力上遥遥领先于其它诸侯,所以魏国成为战国首霸,亦在情理之中。
但李悝变法终究是以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中心,并没有触及社会制度方面的革新,这也就导致了魏国在实际发展中是缺少后劲的,这也就是说魏国其实从魏文侯去世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,只不过变法的余威犹在。
而在魏惠王统治时期,魏国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制度都回到了老路上,也就是说在魏惠王时期李悝变法的余威早已消失不见,这也说明魏国的衰落其实早已注定,而魏惠王又奉行四处开战的政策,则进一步加速了魏国衰落的进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