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三国志记载,两人都是五子良将之中。徐晃基本上在正面战场,官渡之战立了不小的功劳,还击败了关羽,被bai曹操称为周亚夫。
张颌活得年纪比较大,他在前期就依附韩馥,后来在袁绍谋得冀州的时候,投奔了袁绍。在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的时候,追击被杀。估计至少有60岁了。三国志上记载,魏略说刘备不太害怕夏侯渊,却很忌惮张颌。诸葛亮对张颌也有所忌惮,这个是正文记载。由于裴松之的年代,已经不需要为长者讳,所以只要他有疑问的地方,就会提出来,加之一些史料辅助证明自己的观点。对诸葛亮忌惮张颌,裴松之似乎也表示认同,至少没提出异议。
而张颌在后期,俨然有第一武将的意思。三国志很少记载武将正面对抗,因为当时这种正面对抗本身就比较少。三国演义至少两次写魏延似乎很怕张颌,一次是张翼德大战张儁乂的时候,魏延引张颌出兵。一次是诸葛亮北伐的时候,魏延似乎有意不出战。所以可以说张颌单打独斗胜过魏延,是基本上得到三国演义作者认可的(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,很多都不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,而是二毛修改版的)。
这就比较困难了。徐公明功劳较大,但活得时间稍短。而徐晃虽然没能排进前10大武将里,但是的确击败了排名第四,被后世人神话的关羽。吕蒙只是偷袭,并没有在正面战场上打败关羽。而徐晃却是在正面击败了关羽,虽然曹操让曹仁射箭报信,扰乱了军心。
而张颌则的的确确是三国中期,也就是赵云死后的第一武将。两个人都谥号“壮侯”,可见曹魏对两个人的评价差不多。而陈寿的意思则是徐晃、张辽略胜一筹,不过张颌、于禁、乐进有些事迹已经失传。陈寿这么说,有点不负责任。因为陈寿是晋国的史官,应该能得到极多的魏国一手资料,再加上不止一个人在写魏略、魏国志这种东西,陈寿的史料应该还是比较全面的。这也就是后人有不少都对陈寿有些看法的原因。不过,陈寿做三国志的观点是,只要这个材料存疑,就不加使用,所以他可能认为很多东西是无法确认的,就没有写上去。